Symphony No. 9 New World 第9號交響曲「新世界」

2010041010:00

 
曲名:e小調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
作者: Antonn Leopold Dvořk 安東尼 列奧波德 德弗札克
 

  德弗札克完成於1893年,當時就任於紐約國民音樂學院院長。他不僅有強烈的愛國心,曲子中能夠感受到德弗札克當時在外地對於家鄉思念的心情。他將波西米亞的農村音樂,美國印地安,黑人民謠,感受融入的音樂理念,創造出"新世界"交響曲。  

  第一樂章,慢板-很快的快板,e小調,開始由低沉的大提琴揭序,法國號出現第一個主題與暗示黑人靈歌的第二主題形成對比,各自展開又緊密配合。  




  第二樂章,緩板,降D大調,這個樂章以"念故鄉"的黑人靈歌風格旋律為主題的樂章,一開始管樂器持續和絃著,之後由英國管所奏出"念故鄉"哀愁的抒情旋律,接著木管樂器在弦樂伴奏下奏出強而有力的旋律,最後英國管再次主奏出哀愁的氣氛。  
Part 1


Part 2



  第三樂章,非常活潑的詼諧曲,e小調,首先強烈四小節的序奏詼諧曲,生動活潑的波西米亞節奏相呼應。  




  第四樂章,熱烈的快板,e小調,在這個樂章取之前三個樂章出現過的主題做統一,強而有力的銅管樂器奏出第一主題激昂的進行曲風,對應著較和緩旋律的第二主題。發展部使用第一第二第三樂章的主題,曲子最終以激昂雄壯的演奏中結束。
(第四樂章結束部份不完整,但因音質好所以採用)
 


 
 

新世界交響曲可說是德弗札克最著名的一首曲子

在德弗札克51歲時,因為受到了創辦紐約國家音樂學院的富商妻子瑟勃夫人以優厚待遇的誠摯邀請,加上德弗札克想將捷克音樂推廣至世界的理想,遠度重洋來到了完全陌生的新大陸,接受了院長一職在這裡,德弗札克接觸到了黑人靈歌,印地安名謠及其他名謠。

來到美國的德弗札克雖然對新大陸的生活充滿好奇及新鮮感,但內心仍抹不掉對波希米亞的思鄉情懷,於第一個暑假來臨時,在學生的陪同下前往愛阿華州史匹威鎮度假。由於這裡的居民都是移民到美國的波西米亞後裔,德弗札克得思鄉情懷也因此得到了慰藉,作曲靈感油然而生,更因此完成了這一首新世界交響曲,在這首新世界交響曲中,德弗札克的配器法明顯比前幾首交響曲進步不少,風格也較多變,更運用了大量的切分音(第三樂章)"新世界"指的就是美國,這首交響曲的第一、三樂章的主題皆引用美國民謠的素材,第二樂章由英國管唱出的哀怨旋律更是著名,由我國聲樂家李抱忱先生將其填詞改編成合唱曲"念故鄉"

這首交響曲最大的特色,正如德弗札克所說:此曲不但有美國精神,還有波希米亞民族主義的色彩,更有懷念波希米亞的鄉愁。

德弗札克與史麥塔納確立了捷克斯拉夫的國民樂派,可謂是捷克最偉大之作曲家,不管是以孩童時代波西米亞農民音樂,或是美國民謠、印地安、黑人的音樂為靈感,他所創作出古典樣式,充滿了濃郁民族氣氛的作品,享譽國際。

主要的作品有:

交響曲第七號第八號第九號,小提琴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室內樂 弦樂四重奏「美國」,鋼琴三重奏,弦樂小夜曲,管弦樂 斯拉夫舞曲集,鋼琴曲 幽默曲集等。

德弗札克的生平:

1841年 生於捷克布拉格附近鄉村

1847年 就讀小學隔年老師史匹指導小提琴演奏技巧

1853年 小學畢業到格尼杰鎮學德語及經營旅店和屠宰業知識

1857年 進入布拉格風琴學校(之後布拉格音樂院)就讀

1859年 以優異成績畢業,進入康札克指揮的樂團中擔任中提琴手

1862年 布拉格的捷克國民劇院擔任中提琴手

1873年 與安娜結婚

1875年 獲得奧國文化獎助金(受到布拉姆斯賞識)

1878年 斯拉夫舞曲集出版,第一次執指揮棒演出自己作品

1884年 應邀到英國

1891年 獲英國劍橋頒贈榮譽博士學位

1892年 偕同全家赴美任紐約國民音樂學院院長

1893年 完成新世界交響曲

1895年 回布拉格任教

1901年 被任為奧國上議院終身議員,任布拉格音樂學院院長

1904年 5月1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