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風凜凜~在經歷過了如此多的苦痛和磨難後~盡顯光榮和驕傲~

2009121410:00

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 no.1

威風凜凜進行曲



這種音樂最初是為促使一大群人(尤其是士兵們)的行進整齊、迅速,以減輕行軍時的精神體力負擔。進行曲的出現最早可追溯至羅馬時代;而許多知名的音樂家,如海頓、貝多芬和蘇沙也曾經寫過許多進行曲,作為和平行軍之用。正如小步舞曲一般,進行曲逐漸受到重視而成為演奏會的曲目,並給予交響樂般的編排演奏。由於這個轉變,現在進行曲也能昂首闊步地進入流行音樂的天地。

在1897年的皇帝進行曲與清唱劇的表演之後,艾爾加才真正顯露出他善於掌握英國儀禮樂曲特質的才華。從此之後他籌劃了一系列的管弦進行曲,並以莎士比亞的名劇「奧塞羅」(OthelloAct III Scene 3 ):「光榮戰爭的壯麗堂皇與驕傲」(Pride, pomp and circumstance of glori-ous war!)為標題,共計五首作品。不但為英國人所喜愛,管弦樂表現出的氣勢,更充分襯托出和標題一樣抖擻的精神。第一首完成於1901年,在同年十月十九日利物浦的首演即相當成功,一週後在倫敦的演奏也同樣受到熱烈的迴響。有人批評艾爾加這首作品不能充分反應他的才華,但他說:我知道有許多人喜歡以音樂來慶祝,而我正是為這些人而創作。」他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威風凜凜進行曲」著名的旋律正是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這首曲子中部的旋律也確實像是曲名所描述,威風凜凜。在經歷過了如此多的苦痛和磨難後,盡顯光榮和驕傲,讓人體驗到發自內心的震撼。

本曲以一個短小的引子作為開始。接著,華麗而威風凜凜的主要部分主題強有力地呈現出來;與主要部分主題形成巧妙對照的是樂曲中段那具有民謠之美的旋律。艾爾加這部作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這個中段。這一旋律不僅被愛德華七世用作《加冕頌歌》,英國作家豪斯曼還為此寫了抒情詩《希望和光榮的國土》(Land of Hope and Glory)。可以說,這段旋律在英國的地位,幾乎與國歌一樣神聖。此外,甚至在美國許多院校的畢業典禮上,學生們也是在這支旋律的音樂聲中領取文憑,其影響之深遠可見一般。隨後,主要部分主題與中段主題相繼再現,只是中段主題在整個樂隊奏出的節奏型強調下,音響增強了,也更寬廣了。最後又回到主部主題,並加快速度,乾脆利索地結束全曲。

威風凜凜進行曲的初演,感動了熱情的觀眾,並且被要求連續演奏了三次。艾爾加的「威風凜凜」進行曲,不但鼓舞了英國民眾的心,也讓世人聽見,昔日「日不落國」難以言喻的驕傲和自豪。

介紹文引用至:hikarun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