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樂嗎?我很快樂~不是瘐澄慶的「快樂頌」喔!

2010053110:00
快樂頌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 『合唱』D小調 OP.125
  作曲經過
貝多芬沒有其它任何作品像第九交響曲那樣,費了這麼多的時間,歷經這麼複雜的過程。早在1793年,為席拉發表的快樂頌而深深感動的貝多芬已向人表露出將詩譜入樂曲的念頭。1798年已譜有這首長詩的一部分的旋律,1808年寫了為鋼琴、合唱與管絃樂的“合唱幻想曲,作品80”浮現出人聲之中加入管絃樂之構想,且在樂曲中某部分,頗似交響曲終樂章的未定稿的草稿。1812年提及d小調交響曲,但第一樂章直至1817年才動筆,1818年有文字記載,將附加合唱於交響曲中。1822~1823間完成了前三樂章,而全曲完成已是1823年末了。
 
     
 
首演狀況
貝多芬原來因為怕如此規模龐大的作品無法被維也納市民所接受,而想要在柏林演出。但仍因維也納的支持者盛情難卻,終於仍在1824年5月7日,克倫特乃爾門劇場舉行一作品發表會,包括序曲“命名典禮“作品115,莊嚴彌撒中三個樂章,與本交響曲。當天貝多芬只是背對自己無法聽到的管絃樂團,站在實際指揮者溫勞夫身邊,望著總譜而已。當快樂頌最末一個和絃奏出,觀眾們盛大的喝采,貝多芬一點也沒聽到,仍照著自己的拍子,在心中指揮著樂曲。直到擔任獨唱的卡洛淋、溫加爾拍了作曲者的肩膀,轉身看了會場才明瞭。觀眾看了更掌聲雷動。
 

     
 

第一樂章

這個樂章大致可稱為奏鳴曲式,但是在某些地方卻異於傳統。經過層遞漸強的導入後,引出了龐大具震撼力的第一主題,原形再現後,摻入主題部分動機,進入迥異於前的愉悅的第二主題。呈示部未經反覆即進入發展部,再現部幾乎與原形面目全非,而後進入終止部。緊張有力的氣氛始終控制著整個樂章,片斷的平和為而後洶湧的浪濤預留了奔放開展的空間。

 
     
1-2
 
2-2
     
 

第二樂章

活潑輕快的詼諧曲。二、三樂章的順序與固有的形式逕庭,不同於徐緩如歌的傳統第二樂章。輕快略帶輕嘲的感覺與前個樂章爆發強勢構成對比。著名的定音鼓與音色、旋律的進程亦造成強烈對比,彷彿如電般的活力流動於樂句中。

 
     
1-2

2-2
     
 

第三樂章

本樂章乃由兩個主題變奏並列而成。他們並非對峙,而像兩個不同的面貌,相和而和諧地奏出。清淨崇高與虔敬的喜悅,在慢板、行板的相輪而出中,投射在這個樂章中,恬謐的表現出對未來平和世界的一種期待。樂句的起伏達到了懇求的意涵,對下樂章的解脫有預示的效果。

 
     
1-2
2-2

     
 

第四樂章

霹靂般的樂句由管樂器和定音鼓奏出,將樂曲引入另一個世界。低音絃的宣敘調一度打斷不安定的音符,好像一種向逆境的挑戰。接著對前三樂章的部分主題之追憶,合唱動機的出現,向過去種種告別,等待歡樂迸發。男中音掩去了再現的嘈雜聲,經由向全人類的呼喚<男中音唱出了“快樂頌”那為人熟知的主題,合唱亦接著參與了快樂的頌讚。那從苦難中超脫而出的歡樂,正是全體人類的心聲,而所蘊含的永恆的精神,與崇高的境界,更使這首作品成為世間人類內心中共鳴的語言。

 
     
1-3
2-3
3-3
     
 

後記

第九交響曲與其它作品不同之點,即其它交響曲為僅由管絃樂演奏的純器樂曲,而第九交響曲終曲用極富於戲性場面的獨唱及合唱曲,其歌詞雖是由席勒的快樂頌(An die Freude)擷取部分入樂,但歌詞已被貝多芬重整,增刪早已不複原貌,可說是作曲者本人的作品了。但樂曲偉大處並不限於此,事實上,在貝多芬之前即有文特(P.V. Winter)和馬希克(Maschck)皆以在交響曲中新形式加入合唱曲,故同樣採取類似方法的第九交響曲並非因附加合唱而得不朽聲名,她深刻的內容,巨大的外形,極大膽純音樂的處理,節奏、曲調、和聲之變化,合唱曲對前三樂章質疑的回答等,才是她真正價值所在。

「友誼和類似的情操祗帶給我創傷,那麼,就讓它如是吧!對於你,可憐的貝多芬,世間是沒有外在的快樂的;你定必要在自身裡創造它──祗有在理念的世界裡你才可以找到朋友的。」